?
本月随着中药材市场开市,市场热度增加,部分品种市场库存偏紧,行情快速上涨,中药材指数随之上涨。长周期来看,目前中药材依旧处于高位。2月14日中药材指数为2059点,较昨日上升了12点,较周期内最高点2063点(2022-12-26)下降了0.19%,较2019年11月25日最低点975点上涨了111.18%。(注:周期指2019-06-30至今)
据价格监测,2023年2月上旬中药材价格涨跌榜中上涨的商品共5种,下跌的商品共2种,涨跌为0的商品共1种。上涨的主要商品有:麦冬(13.38%)、党参(13.08%)、当归(12.62%)、三七(11.32%)、黄芪(6.25);下跌的主要商品有:金银花(-5.00%)、连翘(-3.80%)。
品名
规格
2月1日价格
2月15日价格
涨跌
同比涨跌
麦冬
四川统货
89.67
101.67
+13.38%
+53.46%
党参
甘肃统货
73.40
83.00
+13.08%
+72.20%
当归
甘肃统货
60.20
67.80
+12.62%
+65.52%
三七
云南120头
95.00
105.75
+11.32%
-13.32%
黄芪
甘肃统货
19.20
20.40
+6.25%
+22.89%
金银花
河北统货
200.00
190.00
-5.00%
+31.03%
连翘
河南青水煮
230.00
221.25
-3.80%
+95.80%
枸杞
宁夏380粒
42.75
42.75
——
-12.31%
?麦冬产新走动畅快 价格上涨
根据价格监测,年后麦冬开始零星产新,人气较旺,货源走销顺畅,行情上涨,目前四川麦冬统货价格在95-110元/公斤左右,和月初相比稍上涨了13.38%。
去年年底,国家防疫政策突然180℃转弯,全面放开。这一消息刺激抗疫药材行情全面爆发增涨,同时附加带动的还有像麦冬一样有着润肺、止咳、滋阴、生津类药材的行情也开始出现增涨。产地商贩手中货源不丰,大多数已出售,行情居高不下,药厂采购开始疯狂,产地库存进一步薄弱。
年后,麦冬开始零星产新,山东,湖北产区新扩种面积不大,四川产区种植面积增减不明显。麦冬距离产新出干货还有一个月的时间,目前交易仍以陈货为主。目前产区尚有一定量的陈货库存,但货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,由于新货成本价高,导致陈货短期内比较走畅,价格进一步上涨。
山东,湖北产区新扩种面积不大,四川产区种植面积增减不明显,产新涨价的背后还是游资在做怪。不过,目前市场经营户和药厂库存量少,分析短期内麦冬将支撑价格居高难下,也不排除继续上涨的趋势。
甘肃产区交易活跃 价格一路上涨
据监测,年后党参、当归行情不断上涨,目前党参产地统货价格在75-80元/公斤,与月初相比上涨了13.08%;当归统货价格在65-75元/公斤,与月初相比上涨了12.62%。随着党参、当归人气的上涨,也带动了黄芪产区行情小幅上涨,目前黄芪统货价格在20-25远/公斤,与月初相比上涨了6.25%。
2021—2022年国家实施保粮政策,产地种植面积逐渐萎缩,连续两年减种,以及干旱高温天气的影响,2022年出苗率低,黄心病严重,导致单产减产,人气不断聚集,党参、当归行情持续上涨。
近两年由于干旱和病虫害情况加剧影响,当归、党参整体产能逐年下降,库存量随着良好的消化逐渐薄弱,随着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,国家放开防控政策,而作为药食同源的党参、当归来讲需求量上升,加之2021—2022年两年连续减种,总体呈现供小于求的趋势。
分析认为预计短期内党参、当归价格依旧会在高位震荡。
三七走销顺畅 行情稳步上调
根据价格监测,年后三七寻货商家较多,货源批量走销顺畅,行情稳步上调,目前三七120头价格在105-112元/公斤左右,和月初相比稍上涨了11.32%。
由于三七庞大的库存量,加上疫情导致需求下降,近几年三七整体价格低迷,去年更是跌至历史最低价格。年后,市场与产区寻货商家增多,货源批量走销顺畅,同时近几年三七的低价,种植户基本处于亏损状态,惜售心理增强,进一步拉动了三七价格。
三七本身库存量大,预计三七很难继续大幅度上涨,等热情散去行情即会回归平静。
疫情好转 相关品种行情缓慢下滑
根据价格监测,12月受疫情需求,连翘、金银花行情不断被推高,连翘更是突破270元/公斤,涨至历史最高价格。随着疫情好转,金银花、连翘等需求逐渐恢复正常,货源进入实销,行情缓慢下滑,目前河北金银花统货价格在180-190元/公斤左右,和月初相比稍下滑了5.00%;连翘青水煮货价格在220-230元/公斤左右,和月初相比下滑了3.80%。
前两年高价刺激种植,2021年,金银花部分植株已进入盛花期,未来几年产能压力会逐年加大。短期内因疫情放开而使金银花去年年底行情暴涨,但这并不能掩盖该品种产大于销的现实情况,分析认为,短期内金银花行情或稳定运行。
相对于金银花,连翘的利好就是库存空虚,产量受减,供应呈偏紧的状态,使得经营商信心充足,预计后期下滑空间不大,该品每年春季易受“倒春寒”影响,后期气候变化仍为商家关注。
市场综评及展望
本月随着中药材市场开市后,市场热度增加,部分品种市场库存偏紧,行情快速上涨。
功能性和消费性药材的关注度有所提高,三七等行情开始反弹,党参、当归等行情高位续顶。年后产新品种,关注度增加,行情上涨,如麦冬等。受疫情的影响,库存较多的中药材,价格明显下跌,如金银花、连翘等。
消费提振目前已是摆在疫后百业待兴的重中之重,资金面宽松的前提下,作为消费类中药,居民日常消费比例较大。中医药服务传承创新,在增加高质量供给的期许下,去年普遍赚钱的效应引导下,看好后市者多。尤其奔赴产地的商家增多,不少资金进入行业之中,从上游的种植到中游的流通贸易,到延伸的服务,热点都在提高,药材种籽种苗有明显的上涨。
发表评论
维护网络环境文明,请理性发言
网友评论
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